- 自话 tags:
- Beijing
- Life published: true comments: true
“终于找到一家和我身份地位品味收入都相符的拉面馆。” 这条本来要发到twitter上的,结果不料哪哪出了问题,没发出去,却被我吃面条的时候记下来了。自从有了饭否twitter,只言片语多了,真正坐下来搞创作的动力却没有了,咱虽然比不上极少部分搞艺术的男青年,但追求上进也不该含糊是吧。
纵然再有追求,也比不上清真拉面馆热卖鱼香肉丝面。上海郊区天高真主远,远亲不如近邻,再不创个新,小小的拉面馆恐怕连在这里匹配我的身份地位和品味的可能性也没有了。但是在首都的时候就不一样,同样是少数民族兄弟开的面馆,人家可不含糊,别说是买鱼香肉丝了,门都不让进。
在宝盛里的半年,我发现最贴近我们民工生活的就要数西北拉面和成都小吃,碗大量足(当然也不会有拿着筷子在碗里一粒一粒拣肉末吃的男士)。就为了第一次在成都小吃发现盖浇饭里鸡丁可以比花生多,我在那家店里活活吃过了夏秋冬,后来我每每想起这事都难免情绪激动。而之所以没能熬到冬去春来,也是因为老板时间长了实在看不下去,问我要不要换点别的。我是受宠若惊,才不得不转战拉面店。那家叫不上名字店,名字不重要你知道它在哪就成,墙上还挂着清真寺的画,就像很多湘菜馆会挂毛主席像一样。你可以想象这样一家店是绝对做不出卖鱼香肉丝的勾当的。十三块一个的烤羊腿是他们冬天的热门;端菜的小孩最多也就初中年纪,解析几何他大概是不会清楚了,但是你不催他他也还是不会给你上菜。
另一家印象深刻的面馆是中关村软件园北门对面的,名字好像叫老马拉面,店的规模还不小,在那个鸟不那啥的地方算是鹤立鸡群了,是软件园民工,西北旺、西二旗一代租住户,应届大学毕业生理想的消费场所。我就在那吃过一次,印象深刻仅仅是因为一位服务员长得好看。那是北门最美好的两件事物之一,另一件是那里成排的杨树,我每次在那里等642路等会被这两件事物陶醉。
思绪万千了又。其实我就是感叹能找到一家10块钱以内打发晚饭晚上十点还不会饿的地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又回忆起以前了。
最后标题是借名记唐师曾的书名。
The post is brought to you by lekhonee v0.7